Token

Token是大语言模型处理文本的最小语义单元,通过分词算法将原始文本切割为可计算的离散符号。不同于传统的汉字或单词,它采用BPE等算法实现跨语言混合拆分,每个token对应词表中的唯一ID并转换为高维向量。

Token就像是组成物质的基础颗粒,它有自己的编号和数字坐标,编号是它的唯一id,而数字坐标由embedding得来,是一个高维向量,由输入的数据集得来。

为什么Token重要

Token是模型资源消耗的计算单位,直接影响API调用成本(如GPT-4每千token约0.3元)、上下文记忆长度(如4096 tokens限制)和生成质量。合理的token使用能优化算力分配,避免关键信息被截断。

这其实是影响和大模型对话的三大体验:要花多少钱、能聊多长、回答质量。

怎么减少Token

输入优化:删除冗余词 (“那个…嗯”,重复语义的)
参数控制:设置max_tokens = 300限制回答长度
长文本处理:分段输入+用“继续”指令衔接
监控用量:调用API时查看usage字段

总结

Token是AI理解人类语言的乐高积木,既决定了大模型的算力成本,又影响着对话质量。掌握分词规律(中英文或其他语言差异)、控制token消耗(精简prompt)、善用续写技巧(分段问),就能用较少token获得更聪明和符合要求的回答。本质上,这是人类与AI在语义碎片化时代的协作艺术。